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

風險比一比:債卷VS股票

甲、什麼是債卷
簡單的說就是投資人借錢給發行機構(如國家、公司),而發行機構在債卷到期時交還本金。
  A、按有無配息可粗分為:
    1、附息債卷,除了到期時的本金,還有票面上寫的配息,到期時往往歸還本金+利息。有固定利率、變動利率;單利、複利(錢滾錢)等差異。
    2、貼現債卷,沒有配息,在出售時直接將利息貼現,折價賣出,到期時只歸還票面金額。

  B、按發行單位可粗分成:
    1、國債:國家擔保發行的債卷,一般風險較低(違約的可能性低),主要考慮的風險是匯差。
    2、地方政府債:由國家的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卷,並不是該國國家擔保,因此,風險較高(例如美國的地方政府債是會違約的,很多有錢人買是為了避稅)。
    3、公司債:公司發行的債卷,風險一般是參考信用評等公司(S&P、Moody)來判斷該公司的違約率。
    風險:國債<投資等級債卷(信用評等良好的公司債)<高收益債卷(違約率較高,或新興公司的債卷)

  注意:各種債卷都有信用評等,包含新興市場國家,各信評公司分級表在此
  要BBB以上,才較有保障。並且,信用評等僅代表信評公司之意見,並不具有法律責任,仍然要自行注意該公司或國家經濟動向。

  C、按償還期間可分:
    1、短期:1~5年
    2、中期:6~12年
    3、長期:12年以上
    風險:短期<中期<長期

乙、債卷的特點
  一、擁有優先求償權,簡單說就是可以比股票先拿錢。相對股票,獲益較穩定。
  二、抗通膨債卷,則本金與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綁定,通膨的時候本金會增加,通縮則減少,如TIPS。
  三、資產抵押證卷ABS、不動產抵押證卷MBS也是一種債卷,風險與抵押之資產品質成正相關。

丙、注意要點:
  A、債卷的到期收益率是與債卷市面價格負相關。
  不管是附息或貼現債卷,到期所能得到的收益都是寫死在票面上(配息或本金計算方式是寫死在票面上),因此買入價格越低,收益越高(假設沒有違約)。
  而股票的股利股息是按公司每季盈餘計算,並不與股票市價相關。因此,股票收益往往正比於市價波動(股價漲越高越好,代表市價差越大)。

  B、公司債與該公司股票波動往往是正相關。
  因為往往是不看好該公司,該公司股票會下跌,同樣的不看好該公司,也會擔心該公司會違約,因此,按照風險貼水(風險越高,報酬率應該更高),往往會有風險趨避者出售該公司債,讓該公司債價格下跌,該公司債就會變成風險高,收益高。因此,公司債與股票的風險往往是正相關的。

  C、做資產配置時,如要與股票避險,應投資違約率低的國家國債。
  如果是要分散風險,作多角化投資,應該要投資風險負相關的金融工具,而公司債與股票是正相關,且新興市場國債也往往與該國股票風險正相關,因為新興市場往往是外資投入看好該國發展,而會投入該國股市或是購買該國國債,而不看好發展、景氣則否,該國景氣差時,稅收減少,國債違約率也上升,而有類似公司債的情況。
  已開發國家往往因為政府稅收較固定,信用也較好,比較不受景氣影響,而當資金撤出股市往往就會流入已開發國家國債,當股票大跌時,往往國債會上漲。

丁、近況補充:
  一、有關歐美債務危機
  前陣子有歐債危機,如希臘、愛爾蘭,而現在美國也可能有債務危機,因為這些國家政府支出過多,如福利制度,或是為刺激景氣而對企業減稅,而短期內企業又未因減稅增加產值,導致收入減少,而逐漸增加政府赤字。
  因此,當景氣差時,過去國債往往是低違約率的保證,而會讓全球資金流入,但若國家的信用動搖,則未來就不一定風險與股市負相關。

  二、2012政治循環
  政治循環指每當大選來臨前,不管是美國或台灣,執政黨為了讓政績好看,往往會盡力讓股市一遍長紅。然而,最近各國紛紛面臨債務危機,2012年的政治循環過後,在網路上看到別人預期債股均會大跌,個人認為是有點可能……

  三、其它風險考量
  由於現在金融交易的頻繁,與金融商品的多樣性,在考量風險相關性時,也需要考慮:
    A、原物料,往往與供給與需求相關,即產地發生天災人禍就會漲,或是某地區或某工業需求增加也會漲,例如地震完後需要重建物資。
    B、房地產,房市與股市向來是投機客的最愛……與政府建設、都市化程度相關。
    C、匯差,與政府政策和央行升降息相關,往往升息就會有資金流入,因為代表緊縮性貨幣政策,市場上的貨幣會減少,而相對價值會提高;降息則代表寬鬆性貨幣政策,效果則相反。

就先整理到此……算是個人的心得筆記,如果有誤,歡迎指正與討論:P。

風險比一比:基金

甲、基金的特性
  一、可以跟著全球資金流動
  我們知道資金不可能一夜之間撤出市場,往往是在不同的地區或金融商品流動,當你因著資訊判斷某國或某區域將要發展,將會有資金流入,也可以跟著去做投資。

  二、專家操控資金
  然而,我們不一定懂該某哪支股票或該買哪些債卷,台股不說,外國更不用說,我們可能想投資印度,卻不知道印度有哪些股票,那些公司又在做什麼?也不一定有精力,全年盯著股市債市,而基金就是交給專業的經理人做操盤,幫我們選擇股債。

  三、加入龐大的資金流
  小散戶往往是跟著三大法人(自營商、外資、投信,也就是國內的基金)的漲跌尾巴,只能望風,很難自己衝鋒。小散戶資本也額小,承受力不大,賠一點就需要撤出。
而基金,就是無數購買基金的投資者的資本加總,交給某位經理人操盤,有足夠龐大的資本額,甚至可以自行炒作話題,例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主動炒匯。

乙、基金簡單看
看基金時常會遇到三個數字:Beta指數、標準差、Sharpe指數。

  1、Beta指數(β)=該金融商品波動幅度/大盤(整體)波動幅度=該基金報酬率/整體市場報酬率。
  是個別風險與整體相關性的指標。為+代表正相關,大盤漲它也漲;為—代表負相關,大盤跌它反而漲。數字越大,代表風險越大,報酬率也越高。
  ex:Beta指數=+3,代表大盤漲,它漲三倍;大盤跌,它也跌三倍。

  2、標準差(σ),標準差代表歷來淨值與其平均淨值的差異大小。
  是風險大小的指標。越大,代表淨值波動越劇烈,風險較高;越小,代表淨值波動越平緩,風險較低。
  (公式在此

  3、夏普指數(Sharpe Ratio)=(該基金報酬率-無風險之證卷報酬率)/標準差≒報酬率/風險。
  是績效的指標。一般而言,數字越大越好,代表同樣風險時,該基金報酬率越高。

  注意:以上所有數值都是由過去統計計算得出,並不代表未來狀況,因此,要評估投資哪個基金,還是需要考慮全球經濟狀況。例如近來中國工資上漲,部份工場遷移到東南亞,而最近東南亞的相關基金也開始上漲,如印尼。

丙、風險大小
  A、依投資標的常見的可分:債卷、股票、平衡(股票與債卷都有)、貨幣、產業(特定的產業股票,如房地產、原物料、科技產業、醫療等)
  風險大小為:貨幣<債卷(國債)<債卷(公司債、新興市場債)<平衡<股票<產業

  注意:產業型基金在這幾種類型中風險是最高的!因為產業可能會遇到產業週期衰退,或是泡沫化,而一跌不起!例如,千囍年網路泡沫(dot-com bubble)。

  B、依投資區域來分:全球、區域(例如歐洲、亞洲、新興市場)、單一國家
  風險大小為:全球<區域<單一國家

丁、其他風險
  一、經理人的風險偏好
  由於經理人的薪水正比於績效,因此有些經理人會為了追求績效,而做高風險的投資!因為賠是賠投資者的錢,不會影響經理人底薪,而一賺經理人可能就能賺高額的績效獎金,因此,經理人的風險偏好十分重要!

  二、經理人更換
  因為操盤壓力,經理人可能在幾年內會變動,當更換經理人時,需要密切注意,可能會有績效變動。

  三、匯差
  許多境外基金(國外的基金)是由美元或當地貨幣計價,因此匯率也會影響收益。因此,在轉換時,也要注意計價貨幣的匯率。

戊、基金股類說明

簡單說:
A:手續費申購的時候收
B:手續費贖回的時候收
T:按月配息
1:年配息
2:配息滾入再投資

詳細說明:
http://camila.pixnet.net/blog/post/6928763

先筆記到此,如上述有誤,歡迎更正指教。

臉書社團怎麼加人?

發現似乎因為「加人入社團」不常使用,導致不少人跟我一樣,不太會加人,特此寫一篇圖文並茂的教學~

一、點選「邀請朋友加入社團」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
二、輸入姓名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
三、按「加」!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

Q:那如何找朋友的名字呢?

很簡單:
一、回到首頁!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
二、點「朋友」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
三、複製名字
寄件者 空白筆記

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

怠惰

  習慣是可怕的,習慣懶惰更是可怕的。

  當我不表達,逃避表達的壓力,就容易安逸於不表達中……ORZ結果居然一年多沒寫了,還是要好好整理手稿與文件檔……加油!Fight!

表達

  表達具有悲劇性,因為它注定無法完整完成它的使命。

  什麼是表達的判準?表達者內心所想表達的內容,一種心靈狀態。越符合表達者所想表達的內容,我們普遍上就越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表達。
  然而什麼是表達?各種符號,從臉部的表情、書寫的文字、肢體的動作,一個音符,或一抹顏色,它們都出現在時空中,帶有物理性質。凡是可溝通、可被他人感觀接受的,無一不是具有物理性質。

  然而物理性質的現象如何貼近、追逐,看不見、摸不著的心靈?

 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,心靈的狀態也可以化約為物理現象,諸如腦波、神經傳導等等,但表達之所以是表達,正是因為它是轉換的接口、昇華的橋樑,難道有人認為畫家的腦波圖與其畫作是同樣的嗎?

  儘管如此,心靈仍然要表達,因為若不表達,就容易在時間中褪色,被各種記憶淹沒,而表達出來的符號如紀錄,已經不再是心靈當初感受,變成他者,無法完整的重現,只能隨其蹤跡捕捉、追想當時的樣貌。

  當表達離開了心靈,它就不再擁有自己,變成被觀看、被檢視、被詮釋,可以被人任意想像,加諸內容的符號,甚至可能延展出連表達者也未想像的意涵。這一面好像是喪失了本質,背反了使命,但表達也只有被他人詮釋,甚至被表達者自己再詮釋時,它才是表達,不然只是無法獨自留存意義的物理現象,就像被當成中藥材的甲骨文,當無人再解讀時,就從文字變成花紋。

  表達唯一繼續存留意義的方法,就是違背最初的使命,最初的原意,才有辦法在不斷的解讀與再解讀中冒生意義,就像同個文字,意義在古代的脈絡與現今已大不相同,所有承載的意涵只有在時間中不斷的競爭,才有存留,但也只有如此,它逝去的原意才會被不斷追朔,再詮釋、再解讀,留下的痕跡才不至毫無意義。

  再忠誠的表達,也只能以違反,存留原意的蹤跡,達成使命。